環境影響與防護:溫度、濕度對觸摸屏耐破度測試儀的損害及維護措施
點擊次數:20 發布時間:2025-10-24
觸摸屏耐破度測試儀是檢測包裝材料(如塑料薄膜、鋁箔、復合紙)耐破強度(即抵抗外力穿刺或脹破的能力)的核心設備,通過向樣品施加均勻壓力直至破裂,記錄最大壓力值。而溫度與濕度作為環境中的關鍵變量,會直接影響設備的電子元件、機械結構及測試結果的準確性,科學的防護措施至關重要。
一、溫度的影響與損害機制
1.電子元件性能波動:測試儀的控制主板、壓力傳感器及顯示屏(尤其是電容式觸摸屏)對溫度敏感。高溫(>40℃)會導致電子元件(如電容、電阻)參數漂移(如傳感器靈敏度下降),表現為測試數據偏差(如實際耐破強度為300kPa,顯示為280kPa);低溫(<5℃)會使電路板焊點變脆(長期可能導致脫焊)、鋰電池(若設備配備備用電池)容量驟降(無法正常開機)。
2.機械部件熱脹冷縮:設備的加載機構(如液壓缸、氣壓桿)、導軌及夾具在溫度變化時會發生尺寸變化(如高溫下金屬膨脹,導軌間隙減小導致卡頓;低溫下塑料部件收縮,夾具夾持力不均勻)。例如,高溫環境中液壓油的黏度降低(潤滑性能下降),加速密封件磨損(引發漏油,污染樣品與傳感器)。
維護措施:
•環境控制:將設備安裝在溫度恒定的實驗室(建議20±5℃),夏季高溫時開啟空調(避免陽光直射設備),冬季低溫時提前開機預熱(待設備溫度穩定至15℃以上再運行);
•散熱與保溫:高溫環境為設備加裝散熱風扇(出風口避開直接吹向電子元件),低溫環境用保溫罩(如聚氨酯泡沫板)覆蓋非操作區域(減少熱量散失);
•定期檢查:高溫季節每月檢查一次液壓油狀態(若油液變稀或發黑需更換),低溫季節檢查電路板是否有冷凝水(用干燥劑或除濕機降低濕度)。
二、濕度的影響與損害機制
1.電路短路與腐蝕:高濕度(>80%RH)環境會使設備內部的電路板、接線端子吸附水汽,形成導電通路(導致短路燒毀控制模塊),或加速金屬部件(如傳感器外殼、夾具螺絲)的氧化腐蝕(接觸電阻增大,影響信號傳輸)。例如,濕度長期>90%時,電容式觸摸屏可能出現“漂移”(觸摸位置與實際響應不一致)。
2.樣品與傳感器受潮:高濕度會使測試樣品(如紙質包裝材料)吸潮變軟(耐破強度虛假升高),同時濕度滲透到壓力傳感器內部(如壓阻式傳感器的硅膜片)會導致零點漂移(測量基準值變化,數據不可靠)。

維護措施:
•環境除濕:實驗室配備除濕機(將濕度控制在40%-60%RH),潮濕季節(如梅雨季)在設備周圍放置干燥劑(如硅膠包),并定期更換(飽和后需烘干再生);
•密封與防潮:設備的電纜接口、傳感器插頭用防水膠套(如橡膠密封圈)密封,存放時用防塵防潮罩(如牛津布材質)覆蓋;
•定期維護:每月用干燥壓縮空氣(≤0.3MPa)吹掃設備內部(重點清理電路板縫隙與散熱孔),每季度檢查一次接地線(確保接地電阻≤4Ω,避免靜電積累加劇潮濕危害)。
溫度與濕度是觸摸屏耐破度測試儀的“隱形殺手”,通過環境控制、設備密封及定期維護,可有效降低環境因素對設備性能與測試結果的干擾,確保耐破強度數據的準確性與設備的長久穩定運行,為包裝材料的質量控制提供可靠技術支撐。